8月6日上午10點,“寫意人生——張士瑩畫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張士瑩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國大寫意畫的傳承創新,他一方面錘煉筆墨語言,博覽眾長,懷抱古今,以縱筆橫書、淋漓暢快的大寫意方式,對真實物象高度概括,形成了簡率、大氣的書寫性藝術風格。另一方面,他又借鑒西方現代藝術的繪畫理念,融合中國民間色彩,注入傳統文人精神,突破固有程式,大膽抽象提煉,以色墨交融,五彩斑斕,直抒胸襟的藝術語言,形成了“渾厚樸拙、色彩絢麗、典雅簡率”的藝術風格。他把中國大寫意繪畫推向了抒寫藝術家內心情感和思想意趣的境地,為中國當代大寫意畫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有:四川省政協原主席、四川省詩書畫院院長秦玉琴;張士瑩先生夫人張宗志;中宣部原秘書長官景輝;原蘭州軍區副政委張國棟;中國美術館黨委書記安遠遠;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原分黨組書記兼秘書長徐里;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六屆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胡抗美;四川省文旅廳原一級巡視員、四川省詩書畫院常務副院長王瓊;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王平;國際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全集》主編劉正成;中國國際貿易學會會長、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原公使銜商務參贊金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四川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梁時民;中國國家畫院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范揚;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院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湯立;中國美術館展覽部主任、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委員邵曉峰;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所所長、京華印社社長魏廣君;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邢少臣、曾翔;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古代繪畫研究所所長朱萬章;北京畫院副院長杜軍山;四川省詩書畫院黨支部副書記、秘書長劉曉英;四川省詩書畫院副院長冷柏青;四川省詩書畫院原副院長、四川省美協副主席管苠?;美術評論家、作家、收藏家閆曉懷;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王東升、唐朝軼;北京畫院花鳥創作室主任李雪松;榮寶齋美術館館長王祥北;北京畫院專業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安華平;中國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博士后韋昊昱等,以及張士瑩先生的家屬、學生、朋友和媒體等,共200余人。
開幕式上,四川省政協原主席秦玉琴宣布開幕;中國美術館黨委書記安遠遠代吳為山館長致辭;四川省文旅廳原一級巡視員、四川省詩書畫院常務副院長王瓊致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四川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梁時民致辭;張士瑩夫人張宗志致辭。開幕式由中央電視臺書畫頻道主持人蔣熹多主持。
四川省政協原主席秦玉琴宣布開幕
中國美術館黨委書記安遠遠代吳為山館長致辭
四川省文旅廳原一級巡視員、四川省詩書畫院常務副院長王瓊致辭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四川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梁時民致辭
張士瑩夫人張宗志致辭
中央電視臺書畫頻道主持人蔣熹多主持開幕式
在張士瑩先生誕辰九十周年時,我們舉辦此次展覽。展覽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四川省詩書畫院、四川省美術家協會主辦,四川中國書畫美術館、成都蓉社書畫院承辦,冷柏青、葉瑩擔任策展人。
展覽圍繞張士瑩先生對中國當代大寫意畫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具有的獨特價值展開,共展出150余件張士瑩先生作品及文獻資料等。展覽以其藝術理念變遷為線索,通過三個單元:乘物游心、理融神暢、蓄素守中,全面呈現出張士瑩先生的藝術人生。展覽以倒敘的方式展開:晚年時期,張士瑩遠涉歐洲和新疆等地,重拾大寫意人物畫創作。他將傳統筆墨精神與現代審美觀念相融合,在傳統中國畫與現實生活之間架起橋梁。他用“書寫性”、“抽象性”與“符號性”的獨特視覺語言,把大寫意繪畫推向了超然象外,乘物游心,抒寫內心情感和思想意趣的藝術境地。中年時期,他打破程式,探索創新,其藝術融合了中國傳統文人畫、西方現代藝術、中國民間藝術的創作理念和語言形式,最終達到融會貫通,暢神達意的藝術境界,以高度抽象和韻律感的筆墨語言和色彩關系表達人文情懷。早年時期,他博覽眾長,畫虎有“勁健”之風,飲真茹強,蓄素守中,形成了“以形寫神”的藝術風格。
從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張士瑩先生在每一個歷史階段的探索與中國現代大寫意發展的重要節點息息相關。但同時,他又保留著自身獨立的個性與思考,才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如此的藝術辨識度和感染力。
展覽將持續至8月15日,在中國美術館一層2、4、6號廳展出。